许多人都以尿激酶的案例举例,来说明传统医学中的“人尿入药”是多么有先见之明。不过,尿激酶的发现半点没受传统医学的“启发”。
普遍认为英国科学家MacFarlane是尿激酶的发现者。1947年,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了他和另一位研究者Pilling的文章。这篇名为《正常尿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活动》(Fibrinolytic activity of normal urine)的文章提到他们发现了试管中尿液的纤维蛋白溶解现象,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一种物质的作用,而这种物质就是尿激酶。
后来人们做了许多的实验,不但能够提取尿激酶,更能将其用于血栓的治疗。根据资料,我国在1978也已经有研究机构将尿激酶用于临床试验。
尿激酶是一种被FDA批准的抗血栓类化学药品
收集来的尿液用于提炼尿激酶,从而生产心脑血管药品。
尿激酶由人的肾脏分泌,在尿液中可分离出来。人体内有一种叫纤维蛋白的物质,能够形成血栓。而有一种叫纤溶酶的物质能够降解纤维蛋白。尿激酶则能把没有活性的纤溶酶原给激活成纤溶酶。
所以,尿激酶其实是一种化学药品。在美国,FDA早在1978年就通过了雅培公司的尿激酶生产许可。而在我国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了此药。
1978年,尿激酶是这样被FDA批准生产的(新药审批)
→第一步,雅培公司提交新药尿激酶临床实验申请(必须包括新药物理化学资料、动物实验资料等)。
→第二步,申请生效后,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需要同时进行。而人体实验包括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——对象一般是健康的志愿者, 人数5到10名。对剂量、副作用、初期药代动力学进行试验。
第二阶段——对象为患者, 人数至少100名。了解药物的疗效、用途、短期毒性及药物相互作用。
第三阶段——对象多数是患者,数百人到上千人, 在医学中心进行。确定剂量, 采用双盲试验, 与对照药比较,观察长期服药的副作用。
→第三步,雅培公司上交材料,提起尿激酶的生产和上市申请。FDA的消费者安全官员检查上报资料是否完整。检查完毕后,再由药理、化学、药物动力学、细菌学等专业人士来审核,撰写审核报告并呈更上一级主管。最后,FDA召集咨询委员会人员,详细讨论实验结果。
→第四步,180天之内,FDA给出了答复,批准了雅培公司的申请。
根据FDA的资料,在1978年一共有121个新药提交了上市申请,通过了86个,雅培公司在这场漫长的新药申请仗总算是翻身了。根据一般数据,新药从研发到批准需要8年。投入当然是有回报的,根据后来的数据,这种药一年能为雅培公司带来2.5亿美元的收入。
以上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。因为安慰剂效应的存在,也因为一些病本来就能自愈,所以这是现代医学中公认的确定疗效的利剑。
需要说明的是FDA批准的范围是治疗肺阻塞。而FDA并不认为实验结果能支持这种药能治疗其它的血栓类疾病。而加拿大卫生署也批准了尿激酶,不过治疗范围大一些,还包括清洁静脉导管等。2001年,有公司申请了用尿激酶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上市许可,结果就被FDA驳回。
雅培的尿激酶并不是在人的尿液中提取的。而是在死亡的新生儿的肾部组织培养液中培养提取的。在1998年,FDA在检查中发现,雅培让一个叫作BioWittaker的公司来代工,该公司从有传染病的人的肾脏组织中提取物质。而一些该做的对新生儿和母体的检查都被忽略了。总之,许多程序都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。
所以FDA认为,雅培公司的尿激酶有传染疾病的风险。FDA随即叫停。不过FDA其实一度恢复了尿激酶的生产,只是要求其在包装上加上——“生产该产品所提取的肾脏细胞是从许多有传染病(包括热带传染病)的高风险人群中来”。
几个月后,FDA再次叫停。这是一家公民组织的功劳。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(Public Citizen's Health Research Group)调查发现,雅培的肾组织来自哥伦比亚的一家医院。而那些胎儿和新生儿有患热带传染病的可能。事实上,FDA在一般人眼中够严厉了,但是在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眼里还不够。他们认为FDA袒护大药商,因此常常和FDA对着干。自1971年创办以来,该机构已经让32种上市医药下架或让监管机构对其副作用提出公开警示。让制药巨头们损失惨重。
2002年10月,经过一番努力,雅培公司的尿激酶再度通过FDA的许可。在说明书上,雅培公司注明,这种药物是在死亡28天以内(非传染病致死)的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培养液提取,新生儿与母体都要接受包括C型肝炎病毒在内的一系列测试。
不过在缺席市场的4年内,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。尿激酶不复当年之勇,2006年尿激酶被雅培公司转卖出去。经过二次倒手之后,握有该品牌的MICROBIX公司找到一家印度药厂合作。不过现在还在再开发阶段。也就是说,现在美国市场上没有尿激酶。其实,美国FDA在报告中也说,没有发现任何一例感染个案与尿激酶有关。但是,雅培就因为生产不规范而取消了资格。让这个曾经一年为公司赚两三亿的王牌药就此没落。而在国内,就拿前些日子的“毒胶囊”来说,并没有太严厉的处罚,几番危机公关后,又静默了。